第一节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避免聚会。不去疫情高发区。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2.常戴口罩。必须外出时须戴口罩,可使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口罩湿了应及时更换。
3.勤洗手。外出回家、饭前便后、护理病人、抚触动物后要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彻底洗手。如无洗手设施,可用纸巾中擦拭明显污物后,用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巾等清洁用品代替,回家后尽快洗手。
4.不碰野味。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与牲畜接触。处理生食和熟食等的切菜板、刀具和存放用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物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5.保持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
6.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室内勤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
7.增强免疫。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8.及时就医。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戴好口罩。
第二节 做好个人防护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1.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2.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去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商场、影院等地,需要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时;同一学习、工作区城内有人感冒时,与患者或疑似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建议戴口罩。
3.为防止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当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应及时戴口罩。
二、如何选择口罩
口罩有很多种类型,如工业用和医用等。目前我们常见的口罩主要有4类:
1.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不建议使用。
2.一次性医用口罩。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口罩由3层结构组成:外层阻水,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过滤颗粒;内层能吸湿。
4.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即我们通常说的N95口罩,过滤效果要求达到95%,同时还具备表面抗湿性、合成血阻断性等。
居民日常防护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购买时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三、如间正确戴口置
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的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层,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所佩戴口罩尽量不超过四小时。
(一)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将折面完全展开,注意动作轻柔。
2.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如果为系带式,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下方带系于颈后;如果为挂耳式,直接挂于耳际。
3.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根据鼻梁形状调整鼻夹。
4.检查口罩边缘是否与面部贴合。
(二)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2.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3.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4.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调整鼻夹。
(三)摘下口罩的方法
1.不要接触口罩外面(污染面)。
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用手指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3.摘掉口罩后应洗手。
第三节 良好卫生习惯
一、正确洗手
准备食物、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照顾病患等情况下,必须及时洗手。
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整个过程持续30秒,搓揉时间不少于15秒。
可使用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搓掌心。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搓手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接,交换进行。
第三步:清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腹。双手成弓形,彻底清洗指腹。
第五步:洗拇指。一只手提住另一只手的期指接洗
第六步:洗指尖。指尖摩擦另一只手的掌心。
第七步:洗手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
如无洗手设施时,可用纸巾擦拭明显污物后,用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巾等清洁用品代替,回家后尽快洗手。
二、咳嗽和喷嚏礼仪
1.咳嗽和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口鼻,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
2.如果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可用衣袖内侧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遮盖口鼻。
3.使用后的纸巾要丢到垃圾桶里。
4.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对手消毒。
5.日常说话时音量不要过高,避免“唾沫横飞”。
三、室内清洁,开窗通风
1.室内卫生应采用湿式清洁法,避免用扫帚清洁造成扬尘。消毒时应先清洁后消毒,仔细阅读并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注意室内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冬季开窗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