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发控股集团董事长、CEO吴捷赴美访问,在芝加哥大学发表题为“人生绚丽 知者不惑”的演讲
发布时间:2008-05-06
来源:日发报记者
浏览量:9715

香港一马中特

  
    4月8日,日发控股集团董事长、CEO吴捷先生随浙商代表团赴美访问。本次访问意在通过与美国企业、企业家、经理人的零距离接触,了解学习美国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管理的前沿信息;通过与知名经济学家探讨交流,解答企业家在经营理论与企业实践中的疑惑;通过与美国政府官员对话,代表中国企业家发出浙商的声音,从而使浙商的影响和形象从单纯的经济领域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访问将历时2周,涉及芝加哥、华盛顿、加州等多个经济中心。由于本次活动潜在的社会价值和新闻价值,目前国内最大的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已初步确定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和深度报道。
    吴总随团首先抵达芝加哥大学,作为浙江知名企业家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就中国私营企业的创立、发展和传承发表题为“人生绚丽 知者不惑”的演讲,以下是吴总讲话稿内容:
尊敬的芝加哥大学的老师们、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感谢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使我有机会来到世界著名学府芝加哥大学,同诸位相聚在这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胜地。
    众所周知,芝加哥大学是全球著名的私立大学。由石油大王j.D.洛克菲勒捐资创办。是国际公认的高级学术研究中心,也是世界有名的成人教育先驱。它来自于企业,又以学术成就与科学创新服务、回报于企业。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员,我深为感佩!
    今天,我们沐浴在芝加哥大学和绚的阳光下,共同感受其悠久、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我演讲的主题是“绚丽人生、知者不惑”,简单地介绍一下一个生长于中国的家族企业,对历史的回顾、对现状的思索、对未来的想法。期待能够抛砖引玉!
中宝系企业集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创业之初
    我出生于1967年,文革中的中国社会禁锢,一贫如洗。乡村更是不堪,在大饥荒的岁月每天都会有人饿死。贫苦使多数人沉沦,但也使先知者觉醒。1982年,我的父亲,一个普通的手工艺人,冒着极大的风险接手了一家塑料加工厂,总资产不足一万美元。那时候的中国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所有的物资都是按计划生产。国有、集体企业享受着最庞大的资源,最广泛的特权,留给私营企业的空间非常小。但中国有句老话,叫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时不好,那就全靠人为。父亲凭着吃苦耐劳、节俭勤奋,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慢慢地把工厂发展了起来。
    改革开放
    中国的国有企业,有着其政策优势,就是集中社会资源搞大生产。但也有其无法回避的劣根性: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激励,也没有激情,更没有创造性。而这恰恰是私营企业可以通过对分配制度的改革来加以改变的。父亲最不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探索精神和改革勇气,他可以直面政治风险,不怕坐牢、不怕批斗。时势造就了英雄,借着邓小平先生的改革春风,他率先启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股权改革之路,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一个卖方市场,当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起来时,财富的到来显得那么水到渠成:1990年工厂改制成股份公司,同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公司率先成为浙江省首批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企业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几何式增长
    我们知道,在数字中最为快速的增长就是几何式的。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十六……
1993年,中宝集团孵化了第一家公司,就是由我创立的日发公司,这家公司2002年改组成集团,现在下辖三个产业集团:纺织机械产业、工具机产业和零部件产业。有十余家法人公司,上百家的联盟企业。如果顺利的话,日发数码将会在今年深交所上市。
    时隔不到一年,中宝集团又发起设立了万丰公司。下辖的铝合金轮毂公司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生产商,在2006年11月,汽车轮毂公司(万丰奥威002085 sz)在深交所上市。
通过这种几何式的滚动发展,现在中宝系企业集团的总资产达到了15亿美元。25年间,企业放大了15万倍。
    企业发展的26年,是充满艰辛与坎坷的26年,起步之初没有政策、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没有人才,现在回过头来看,要回答发展的问题,我想无非就是那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父辈们,凭着勇气、毅力、忠诚、勤奋,辛勤耕耘,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而中国的发展也正是企业发展的浓缩。
    今年,我41岁,我自己的企业15岁,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意思是说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更有决心的讲法是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了。
    我的父辈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许多人认为其中有原罪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通过行贿,转卖国家物资而取得巨额财富,俗称“倒爷”,但是就我的个人经历而言,我家在农村,还有可供利用的特权和资源。我想今天和我同来的伙伴们也没有这样的特权,有特权的做不了实业家,太容易取得的财富也太容易失去。
    1993年创办日发公司的时候,我的创业资本比父亲多了10倍,有10万美元。我可以用这些钱来购置设备,招揽人才。而且中央政府当时也已经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各地兴建了许多工业园,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和技术。中国一片生气勃勃、万象更新。
    而且极为难得的是,那时的需求也大的惊人,只要有人造,肯定有人买。做什么生意都能发财。我想现在大部分的亿万富翁就是90年代初量产起来的。当然就我个人来说,我算是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一没有去造假,二没有做盗版,三没有去做倒爷。而是想着如何产业报国,我们行业中有句口号:要以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时至今日,造假贩劣的被抓了,制售盗版的将面临法律的严惩,而倒爷基本上绝种了。
    中国制造的梦想慢慢变为现实。也许,美国人民对中国制造不一定有好感,但请容许我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不久前我看到一本书《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由一个美国记者写的,她有感于家中充满了中国制造,心中不免感伤:没有了中国产品,难道我们美国人真的没法活了吗?于是2005年她决定这一年中不买任何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这一年中,她抵制中国制造,却要不断安慰由于家庭开支急剧上升而愤愤不平、想要造反的老公,而且屡次让小儿子的愿望落空,再深受买不到生日蜡烛、鞋子等小物品之苦,2005年成了让她抓狂的一年。其实,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计算,从廉价的中国制造中,平均每个美国家庭能够享受到的节余在500美元以上,在中国制造上花钱越多,得到的实惠也越大。它的效果相信和布什总统推出的减税计划不相上下。所以说中国制造不是威胁,而是双赢。
    对于将来,我相信自己也相信企业,会在健康的轨道上继续前进,只要世界给我们一个和平的环境,大家在同一个星球上友好的生活。世界只会越来越好!在我们浙江,以及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大部分的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很少有国营企业。而这些省份正是中国最有活力、最为富裕、最为安定、最为开明的地方,中国的先哲讲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企业家的最大社会责任就是让员工丰衣足食。
    在家族企业的传承上面,我对我的儿子同样抱有厚望,如同我父亲对我的期望一样。芝加哥戴利市长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老戴利市长在任21年,小戴利市长继任,又是一个20年,而且现在任期未满,打破记录是意料中事。戴利市长还被评为美国最佳市长。我看子承父业有好处,一是他知道前辈创业艰辛,今日成果来之不易,会善加珍惜;二是他自幼耳濡目染,薰陶于企业文化之中;三是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能够快速成长;四是能善加利用和保护企业老人,深得员工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春天是万象更新、万物复苏的节气,也是播种耕耘的季节。这次我们带来中国企业界朋友友谊、和平、进步、发展的种子,希望它能在美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最后祝愿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顺利!谢谢!